糖尿病與運動

 In 文章分享

註冊物理治療師 列明慧

爸爸患有糖尿病,需要服藥。
「係咪肯勤力做運動,就唔駛食藥?」
「唔係。」
「唉,咁做為乜?」
「儲錢都買不到樓啦?咁儲唔儲?」
「儲啦!請我去日本旅行都好!」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失調的代謝疾病,主因有二,一是胰臟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二是細胞對胰島素抗拒,使細胞無法從血液中取得葡萄糖。胰島素的功能,是去刺激肌肉、肝、脂肪等細胞,安置葡萄糖接受體,以將血液內的葡萄糖轉化為能量。如果血液中的糖分積聚太多,會對身體多種組織和器官等造成傷害。

由於分泌失調,不能自動調節,血糖忽然太高或太低,故治療糖尿病,「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至為關鍵。運動對穩定病情雖然有一定作用,卻不能取而代之。

運動時,肌肉細胞消耗能量,能量下降了,會催促細胞吸收血中的糖分,達到降低血糖水平目的。換句話說,當血液的糖分太多,做運動可降低血糖;但同時又要避免血糖太低。

透過檢查血糖(空腹及餐後),有助我們了解用藥後血糖的變化。調節藥量,飲食份量和運動量。患者雖然容易疲倦,但在血壓,心跳穩定,及血糖不太高或過低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進行運動,可參考以下一些運動提示:

  • 運動的最佳時間:餐後1-2小時之間(切勿「空肚」運動)
  • 每天進行輕量至中度的帶氧運動,如:急步行、健身單車、游泳,每次持續30分鐘;
  • 大肌肉重複性負重運動,以增加肌肉量,例如:半蹲運動、橡筋帶運動;
  • 穿著合適運動鞋;
  • 備有小量的小食,如遇血糖過低,可立即補充。
Contact Us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

更換另一組 captcha txt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