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註冊物理治療師 列明慧
黃太近來肩膀疼痛,黃伯讀報章的健康專欄後,怕她因為搓麻將太多而患有肩周炎,經醫生轉介前來物理治療診所求診。這對寶貝年紀合共過百,仍然活潑可愛,對話佻皮,令診症室好不溫馨熱鬧。
黃太:「痛了兩個月……為甚麼會痛那麼久呀?以前痛兩天就好的。」
我回答:「年紀大嘛,新陳代謝不及年輕的了。」
黃太皺起眉頭說:「唉……那麼為甚麼人會老呀?」
我正惆悵如何科學化地說明。
「人會老是因為我們未死去嘛,還用問嗎?」黃伯一本正經地說。
黃太瞅了黃伯一眼,便哄堂大笑起來。
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周邊的軟組織發炎,那些軟組織包括:關節囊、肌腱、韌帶及神經線等。要追查引發軟組織發炎的原因,我們先要瞭解肩膀的結構。
肩胛帶(shoulder girdle)由三個關節(包括:肩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和兩個類關節(包括:肩峰肱骨間類關節及肩胛胸壁間類關節)連結組成,是人體活動幅度最大的關節。 我們摸一摸自己的肩部,便發現肩膀是「皮包骨」。肩部只被關節囊、幾片薄薄的韌帶和肌肉包裹著,按上去,便可觸摸到肩肱關節和肩鎖關節的輪廓。
由於肩部的活動幅度大,而周邊的韌帶卻較為細小脆弱,四條短小的肌肉旋轉肌群(rotatorcuff)便負起穩定肩部的重任。不論是肩膀的關節因錯位而使關節囊發炎,或因短小的肌肉和韌帶受傷裂傷, 都會令患者感覺疼痛及無力,同時亦影響肩關節的穩定度,誘發其他肩部創傷和炎症。
在急性發炎期,物理治療師會針對有關炎症,以冰敷及電療減低痛楚。當炎症消退後,則需要調整肩胛帶關節的位置,增加肩膀的活動幅度,同時,亦強調旋轉肌群的肌力訓練, 增加肩關節的穩定度,避免軟組織繼續勞損受傷。
黃太問:「搓麻將是很好的運動。我每搓麻將4圈,中場休息15分鐘,有助減少肩痛嗎?」
我說:「保持姿態正確的話,問題都不大……可是,搓麻將實在算不上是運動,極其量是腦筋運動……總之凡事適可而止呢。」黃伯跟我換個眼色。黃伯:「適可而止嘛,每次只可打4圈啊!」
兩個寶貝又呱呱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