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奧見聞(三) — 醫療意外演習之熱身運動不可少

 In 文章分享

註冊物理治療師 列明慧

奧運開幕前,我們國家體育館的醫療隊伍需在場館內演習,為各種突發意外作準備。運動員擦傷骨折休克呀、觀眾跌破頭皮嘔吐流產呀、火警有毒氣人踩人呀……一天到晚都練習處理意外,要叫所有意外都成為意內。

那天,醫療隊伍不用演練,安排接受有關場館的培訓。國家彈床隊隊員就在下面的場地練習,我們排排坐在觀眾席,聽場館經理的講課。經理說:「國家體育館是北京奧運會三大主場館之一,可容納十萬觀眾。 “漢玉壁畫”’設計,有著濃郁的中國特色……甩開一把古韻“折扇”,定格成雋永的水墨塗鴉……最驕傲的是,我們這場館從設計到建築,全由中國人製造。為突出鳥巢和水立方,故意興建平實,更彰顯出中國文化的內涵, 國民的敦厚和睦,不與人爭。」他的眼神堅定,虔誠。他對國家體育館的中國觀是認真的,莊嚴的。

國家彈床隊的跳躍翻騰,實在比經理的說書吸引得多。她一躍上十多呎,轉體180度接前空翻,躍上又向前翻騰兩周轉體半周,突然“坪”聲巨響,所有人都靜下來。她轉體的角度稍有偏差,身體就跌在彈床旁邊的軟墊上, 面朝天的臥著。我看不準是身體哪位置先著地,腦海忽閃過桑蘭在鞍馬練習的受傷情境。我們是嚇呆了,心臟急速跳著,沒有人來得及起來跑到場上看她。只見她雙手按地,自己緩緩站起來,還對觀眾做個適當的笑容。 那個適當,很不真實。她背向我們走到教練面前聽訓話,我看著她跌打的髮髻,背脊忽然痛得厲害,久久說不出話來。

意外,電光火石間發生,令人措手不及。可是,有不少的運動創傷,雖然被認為或自命是意外,其實都屬意內,例如:因欠缺熱身和伸展運動而受傷。

熱身運動不足,是引致運動創傷的主要原因。熱身運動的作用,是令肌肉溫度上升,及讓身體“甦醒”以進入預備狀態。要達至這效果,我們通常都以約10-15分鐘的全身性帶氧運動起始,如:緩步跑。 簡單的指標,就是出汗了。尤其是氣溫較低的冬天,如果做完熱身還要披著大褸捲縮身體,那肯定是熱身不足。熱身後,我們會做些關節運動,將原本硬蹦蹦的關節重新活動過來,從頭到腳,慢慢打開關節應有的幅度。 接下來,就到肌肉的伸展運動。在平穩的姿勢,將肌肉和肌腱拉長,感到牽扯後維持15秒。每組肌肉重覆3-5回,以增加柔韌度,為運動做好準備。不同的運動,我們會建議進行不同的臨場專項熱身。 以網球為例,專項熱身應包括:短距離正手擊球,短距離反手擊球,網前低位截擊,高位截擊,發球等。

後記:京奧期間,國家體育館內沒有發生大型的醫療意外,順利誕生了16面金牌,中國體操隊及蹦床隊共取11面金牌。

Contact Us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

更換另一組 captcha txt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