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

 In 健康小貼士, 文章分享

註冊物理治療師 黃碧君

 

每逢學校長假期,我們的物理治療診所便會多了一些中小童(尤其是中學生)來應診。他們大多數都是為了一個原因來,就是「脊柱側彎」的問題。

就衛生署在2009/2010學年對全港大約四十萬中、小學生的健康服務測試當中,脊柱側彎是第三項常見的健康問題。脊柱側彎就是指脊骨向左或向右彎曲,通常發生在胸椎或 ∕和腰椎位置,伴隨椎體旋轉,使整條脊骨從後面正看呈C字形或S字形。

脊柱側彎的分類有兩種:非結構性(non-structural scoliosis)和結構性(structural scoliosis)。非結構性脊柱側彎是指患者平躺下來時側彎現象會消失。常見成因有肌肉緊張、脊椎兩側肌肉張力不平衡等。此類患者通常能在病因解決後(例如透過物理治療和運動治療),側彎情況會有所改善。而結構性脊柱側彎則是指患者平躺時側彎現象不會消失。而當中有80%患者為原發性(idiopathic)脊柱側彎,意思是指側彎原因不明,常見於10到13歲的兒童,身體快速發育成長的青少年時期。

原發性脊柱側彎會按脊柱彎曲的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及嚴重。輕度指彎曲角度少於20度;中度指彎曲角度介乎20至40度,而嚴重則指彎曲角度大於40度。患者有可能會出現疼痛、麻痺等病徵,而嚴重的脊柱側彎有機會因胸椎彎曲,使肋骨旋轉,壓迫著心臟、肺部和腸胃等內臟,影響呼吸和身體機能。

原發性脊柱側彎治療方法是根據患者側彎的程度去決定。輕度的需要接受針對性運動和伸展運動,物理治療(如電療等)去舒緩疼痛、肌肉緊張。要注意的是原發性患者的脊柱側彎是不能回復正常的。中度患者除了要接受運動和物理治療外,還需配戴矯形腰架。而嚴重的脊柱側彎患者則需要接受手術來矯正或防止惡化。

無論是哪一類脊柱側彎,患者都應該要注意日常生活姿勢,配合適當運動去預防病情惡化。

Contact Us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

更換另一組 captcha txt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